• 0372-2211990
  •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兴业路19号
  • 企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行业新闻

中国设计勇敢走出国门后,对国际奖项是如何从迷恋走向放弃的?

曾经,对于中国本土的设计公司来说,国际奖项只是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但是随着中国设计师的人才辈出以及设计行业整体的日益进步,有较高资历及设计水平的设计师,也愿意参与国际奖项的评比,在国际市场上刷新影响力。
 
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公司开始勇敢走出国门,带着本土的原创作品参与国际市场的PK,并且收获颇丰。今年9月中旬,第四届美国建筑大师奖The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前身为AAP建筑奖)建筑、室内、景观三大组别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设计师们满载而归。本届获奖名单中共278个项目获奖,其中室内设计组占90个,而获得室内组别大奖的中国设计项目有64个,占比71%。景观设计组占38个,而获得景观组别大奖的中国设计项目有20个,占比52.6%。
 
随着中国设计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奖项也开始关注中国,甚至不远万里主动奔赴中国设展,力图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在设计界,设计师们参与热情最高的是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项的德国“红点奖”、“IF奖”,和美国“IDEA奖”。红点奖甚至于2015年特意为中国设计师量身定做,设立“中国好设计奖”,简称CGD(CHINA GOOD DESIGN)。
 
依托国际设计奖项评比平台,更多中国本土原创作品,开始有机会集中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也带动了中国设计迈开更大的步子走向国际化竞争。
 
有需求自然会有市场,有市场自然会推动需求更加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聘请专业的品牌推广团队,在项目完工之前,甚至是概念完工之后,都积极参与各个平台竞选,为之后的产品卖点镀金。最差也要个提名奖,如果什么国际性奖项都没有,真是都不好意思拿出去卖。
 
但是大家突然发现,国内奖项已经很多了,再加上国际的奖项就更多了。国际的奖项也和国内一样,分政府的、协会的、公益的、商业的一大堆,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参加无数奖项评比。
 
近几年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负责承接国际奖项评比业务的代理机构,如果你太忙,专业代理机构可以直接给你一份全年参评清单,甚至贴心为你制作一份月度的参评日历,帮你把同一个得意的作品包装之后,海投到多个评奖平台,以提高中奖几率。从报名到后面评审、展览、新闻发布一条龙服务,根本不需要你操心,只要你支付代理费即可。
 
虽然国际性奖项在国内比较受欢迎,冷静下来一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国际设计评优道路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怪象。
 
一、设计行业国际评优之怪象
 
1、某些国际设计评优机构已经开始从认证机构转变成商业性的品牌包装机构。
国内某些政府,本意是鼓励大家参与设计行业国际性竞争,却夸大了国际性奖项的地位,给拿到红点奖的单位或者个人发放奖金,或者在政府项目投标中给予一定的优先权。这种政府价值导向,直接导致企业的参与国际评优行为和企业的经济利益相挂钩,进一步提升了设计师们在国际性奖项中的参与度,却也使得某些设计机构更加急功近利。中国设计是否已经进步,是否能走到世界设计行业的前列,单凭一些奖项认证机构的认可就盲目地沾沾自喜、沽名钓誉是很可笑的,我们的设计能否真正获得用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能否推动社会的进步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方向,否则这些国际奖项的存在就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
并且,某些设计类国际奖项,自从被承包给商业机构后,就变成了一个商业推广的机构,或者说是商业炒作的机构。一件作品,从报名到最后的展出,每个环节都明码标价,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所以才华横溢的新锐设计师,也不一定乐意或者有这个经济实力用个人名义去支付这笔数万元的花销以追求市场的认可度。设计能否获奖,一旦和被评价方的购买力挂钩,就已经违背了行业评优的初衷。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曾经就在一次访谈中公开质疑红点奖的公信度,认为“它就是生意,红点奖就是骗中国人钱的商业机构。”据说红点奖在德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难以为继,而中国市场却成为他们眼中的肥肉,红点在2015年设立的“中国好设计奖”可能就是他们巧立名目的敛财手段。


2、某些国际性奖项开始玩起了业务增发和批发售奖的小把戏。
还是这个备受设计界诟病的“红点奖”,创立之初只有产品设计奖,但是近几年开始增加了概念设计奖、传达设计奖板块。概念设计奖板块又像套娃一样,里面涵盖4类奖中奖,分别是红点之星奖、最佳设计奖、红点奖、佳作表彰奖。大家看到没,此大红点奖里面还有个小红点奖。这个小红点奖据说授予的是“在众多优秀设计里面脱颖而出的作品”,类似于公司里面的评优,有“优秀员工奖”,也有“优秀新人奖”,本质上给进步明显的或者新手颁发的,有那么点投其所好、鼓励性质的奖项。所以,从往届的红点奖的获得数量看,要拿这个“小红点奖”非常容易。以2018年为例,5640件参赛的作品,拿到这个小红点奖Reddot Award Winner的就有252件,佳作表彰奖27件,拿到最佳设计奖的有39件,红点之星奖只有1件,可见前者“小红点奖”就类似于一个参与奖,只有最后者才是百里挑一真正的价值所在哦。特别是红点设计奖里面的设计产品奖,最低级别的小红点奖大概占比有90%,基本是参加就有奖,真是可笑。
 
二、自主意识觉醒,部分中国设计师开始主动放弃了领取国外奖项
 
基于国际奖项里面存在的猫腻,很多人开始质疑国际奖项的公信度,对于国际级奖项也不再趋之若鹜。
在2015年8月,设计师顾磊在朋友圈发文《我放弃了红点奖》当时在业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因为参评作品的获奖率太高,以及质疑奖项的公信力,不愿意交钱,所以自动放弃了这个奖项。还有罗永浩也曾经在锤子手机的发布会上说,红点奖是中国家电企业最喜欢花钱买的一个奖,这个奖是工业设计圈的一个笑柄。
 
所以现在谁说自己的作品曾经获得过红点奖,不懂行的就会表示惊叹,懂行的只要看看是红点里面的最佳还是小红点,就可以知道这个设计的真实成色了。
 
国内的设计师、企业家对国际设计大奖的新鲜度慢慢冷却,逐步清醒,这也是中国设计开始有反思和意识觉醒的表现。此外,评奖并不是目的,我们关注好的设计,也需要重视项目的真正落地,否则是空谈。
 
但是,我们也不用一味贬低别人,我们必须承认,红点奖里面是有特别优质的设计的,此外国内外评价标准不同,基于不同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客户群体也不同,我们不可妄加评论。
 
三、模仿西方不是真正的国际化,探索出基于本土特色和环境的创新设计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About

新闻中心